乌海市公安局
政府信息公开
  • 乌海市公安局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来源:乌海市公安局       时间: 2017-05-26 10:32:04.000000

    2016年以来,乌海市公安局政务公开工作以自治区、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和总体要求为指导,以全市公安实际工作为出发点,不断优化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的办事流程、减少办事要件,大力加强政务信息公开,提高信息发布的数量和质量,全面提升了我局警务公开工作水平。现将2016年全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2016年政务公开和公共事务公开工作情况

    (一)具体事项办理情况

    1、驻市政务服务中心业务办理情况。全年共办理业务7786件,其中办理印章准刻审批2385件;车辆驾驶人员资格准入审查证明1330件,办理机动车业务705件,驾驶人业务36件,交通违法处理328件;删除重复户口审批815件,三投靠市外迁入户口登记722件,购房市外迁入户籍登记102件,户口补入遗漏人口审批74件,变更更正户口登记项目57件,退伍军人落户审批19件,打印户籍证明15件,删除重复人口10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户口迁入3件,乌海市居民无违法犯罪证明1084件;建筑工程消防审核受理60件,建筑工程消防验收41件。

    2、三区政务服务中心业务办理情况。全年共完成业务办理44132件,其中海勃湾分局办理32114件;海南分局办理9079件;乌达分局办理2939件。

    3、车辆管理所分大厅业务办理情况。2016年共受理23.3万件,其中机动车业务14.1万件,受理驾驶人业务4.2万件,其他业务5万件。

    4、出入境管理分大厅业务办理情况。全年共办理各类业务15554件,其中公民出国(境)证件15541件,办理出入境通行证3件;办理外国人居留许可10件。

    (二)信息公开方面

    1、开展政策解读情况。乌努力完善政策解读机制,并及时将社会关注度高的法规政策和重大措施通过新闻及网络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同时以召开新闻发布会答记者提问的方式进行了解读。2016年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政策1次。

    2、受理依申请公开情况。严格落实制定的依申请公开制度,明确依申请公开受理、审查、处理、答复以及保存备查等流程。2016年未受理依申请公开事项,也未发生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案件,也未接到该类的行政诉讼案件。

    3、信息公开及发布情况。严格落实信息维护长效工作机制,并严格执行乌海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公安厅、乌海市公安局关于政府信息公开源头认定和保密审查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循“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查;先审查、后公开”的原则,主要对政府政务网和市公安局1个本局主站、17个网上派出所、1个网上车管所的门户网站群信息进行了维护和监督。2016年政务服务网共发布信息780条,主站共发布信息965条,17个网上派出所发布信息5068条,总访问量达124万余人次。同时不断拓展信息公开新渠道,充分利用“警民之家”、乌海公安微信平台加大警务公开力度,为服务群众、宣传公安工作及政策的推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对社会关切问题的回应办理情况。严格完善监测机制,对政府政务服务网、公安局门户网站、公安厅政务服务网厅长信箱和业务咨询转办件及乌海市12345市民热线平台获取到的群众咨询、诉求和一些社会关切问题,做到了快速研判,及时回应。2016年共办理公安局门户网站诉求123件,办理12345市民热线诉求245条,办理公安厅政务服务网转办的厅长信箱诉求和业务咨询15件,通过“警民之家”解答群众咨询3万余人次,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

    二、工作亮点

    2016年乌海市公安政务公开工作,充分发挥公安信息化应用平台,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拓展网上办事大厅业务,并提出了系列便民措施。

    (一)  基层基础部门

    1、   开通异地证办理,突出办理“便捷”。为全面贯彻落

    实便民利民各项措施,满足广大群众异地申领居民身份证的需求,经请示公安厅于2016年9月9日起在全市所有户籍派出所全面开通居民身份证全国和自治区内异地申领工作。截止目前,全国和自治区内异地证受理点增加至18个,覆盖乌海市所有辖区。为确保全国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系统平台和自治区内异地证受理平台的正常使用,在系统调试期间,乌海市公安局积极主动与上级业务部门沟通联系,洽谈对接;同时加强对各派出所业务培训和指导,解决各派出所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保障了居民身份证异地办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自治区内异地证受理3924人次,全国异地证受理23人次。

    2、启动临时身份证一站式办理,突出效率“提高”。为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方便群众申请领取临时身份证,乌海市公安局通过努力,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大力支持,在自治区内率先开展派出所直接办理临时身份证业务。为将临时身份证“一站式”办理落到实处,更好的服务群众,乌海市公安局及时为所有户籍派出所配备临时身份证制证设备,并对户籍内勤民警进行培训。简化了流程,提高了效率,截止目前为止,派出所办理临时身份证653个。临时身份证“一站式”办理的开展,是公安改革进一步落实便民利民措施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搭建警民和谐关系的又一桥梁,翻开了户籍管理的又一新篇章。

    3、开展户籍数字档案建设,突出服务“全新”。  为了破解群众开证明难、民警出具证明无依据和档案归档流程滞后等工作难题,乌海市公安局在全国公安系统率先建设“公安智慧档案馆”系统,把“死资料”变成“活信息”,最大限度地释放了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公安实战、服务政府单位、服务人民群众的效能。经过3年的建设,全市现存所有户籍资料已经全部扫描录入完毕,初步形成了“大数据”数字化档案资源库,档案查询工作从原来的“过程繁琐、费时费力、查全率和查准率低”向现在“‘百度式’便捷查询、省时省力、查询范围广、定位精准”的转变。群众可以在全市各行政审批办、派出所自主完成出生证明、死亡证明、家庭关系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等信息查询和各类定制格式证明打印。乌海公安智慧档案馆系统启用以来,累计为群众提供查询服务9.2万余次,打印各类证明6万余份,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4、我的照片我做主,全面推行“满意拍”服务。为了让群众在办理身份证业务时能使用自己最满意的照片,基层基础支队经过多方调研,精心准备,在三区政务大厅推出了“满意拍”服务,工作人员拍摄照片时,群众在拍摄区可通过对面高清屏幕看到自己的人像,从多张照片中选出自己最满意的,想选哪张自己做主!

    (二) 出入境部门

    1、   出入境深入推动电子警务建设。为缓解出入境窗口办

    证压力,满足人民群众办证、取证需求,出入境接待大厅配备了2台港澳再次签注批量机,2台自助办证一体机,2台自助取证机,1台申请易,1台办证易。实现了申请人在公安出入境接待受理大厅办理港澳再次签注和办理证件申请即等办证和取证。

    2、出入境办理证件实现“一窗式”服务。为了杜绝群众办理证件中办证和交费重复排队,出入境推出群众办证受理和交费在一个窗口即可完成,为群众即节约了时间又提供了方便。

    (三)车管部门

    1、联合“掌上乌海”,开启“掌上车管所”业务。用户只需通过互联网、微信或电话提出申请,花3-5元即可实现同城配送服务,开通2月来,已有55位群众享受足不出户办业务的便捷。

    2、利用互联网+科技,建设车管智慧档案。以现有的公安信息化设施为基础,开发建立车辆和驾驶人电子档案,实现车辆、驾驶人档案管理业务信息高度共享和高效利用,让公安与政府单位信息数据及时交换。

    3、将“车管帮您办”服务热线并入“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可24小时全天候受理群众各项车驾管业务咨询服务,并网以后共接受群众咨询、反映问题8183人次,受理并办结6276笔。

    4、开通网上提交体检证明。车管所积极主动与多家医院协商,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办医院体检业务,为群众节省了时间,节约了资金。目前已利用互联网提交体检证明6850人。

    5、拓宽服务渠道,实现跨警种、跨行业服务。为方便群众就近办理业务,车管所在车驾管业务下放三区交警大队的基础上,又在千里山派出所、巴音陶亥派出所两个边远派出所专门设置车驾管业务窗口,为市民办理驾驶人审验等7项业务,增设机动车临时号牌核发点,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6、实现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办理车驾管业务。车管所积极适应“互联网+”,群众持身份证到车管所面签后,可以根据需要及时通过电话、网络联系,不用亲自到车管所办理,节约了群众办事时间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截止目前,已通过互联网注册43677人,通过互联网办理业务61137笔。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乌海市公安局门户网站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是没有根据工作需要,适时调整、更新网站功能模块,导致各业务部门的相关功能模块没有真正意义上发挥作用;二是网站运行不稳定,导致公安门户网站信息不能及时与外网同步,造成外网查阅的“乌海网上公安”服务网站中的信息得不到及时更新。三是“网上办事大厅”一些业务仅仅局限于咨询作用,没有发挥出网上办事的优势,好多业务部门运行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没有真正实现便民利民。四是信息维护不够及时,导致信息更新滞后。

    2、各级领导对政务公开工作重视度不高,相应的考核制度和工作制度欠缺,相关部门职能职责不明确,导致工作不细不实甚至不做,严重影响工作顺利开展。

    3、政务公开工作队伍比较薄弱。政务公开工作是全局性的一个重要工作,目前职能主要由公安行政审批办负责,而公安局行政审批办仅有专职工作人员1名,与其承担的职责不相适应;各区政务公开也没有相应的机构,导致工作不能够顺利开展。

    4、培训力度不强,工作出现畏难情绪。相关部门对政务公开工作不够重视,工作总是被动开展或是不开展,

    5、行政审批办一些部门对行政审批事项设置了过多的审批环节,未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审批与监督的完全分离。

    四、2017年工作思路

        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按照市政府政务公开工作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公安厅有关政务公开工作的文件精神,做好如下工作:

    1、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拓展我局网上公安业务,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

    2、进一步拓展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扎实做好公开和免予公开两类政府信息的界定,加强对群众关注度高的政府信息的梳理,不断完善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内容。

    3、进一步加强平安乌海网站建设力度。进一步开阔视野,不断充实网站公开内容,改进公开形式,突出网上咨询、网上办事、网上互动等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政务信息公开和办事服务水平。

    4、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制度。结合工作实际修订完善已有的工作制度,及时补充制订监督、考核、评议等工作制度,确保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深入、持续、高效地开展。

    5、进一步加强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各部门负责人和广大民警对政务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学习、教育、管理,强化督查、考核,保证政务公开工作有效开展,提高公安机关服务水平。同时,加大对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一年来,我局认真落实和开展政务公开、公共事务公开和集中审批服务工作,及时掌握了各界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为更好的开展公安工作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公共事务公开和集中审批服务工作,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认真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努力为我市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办事环境,为建设平安乌海、和谐乌海做出更大的贡献。